磷化氫熏蒸的基礎介紹及其主要特性、檢驗效果 1
磷化氫作為熏蒸劑的主要特性
影響磷化氫熏蒸效果的因素
中國儲糧害蟲對磷化氫的抗性狀況
糧食中磷化氫的殘留
磷化氫對人的影響
磷化氫熏蒸的基礎介紹及其主要特性、檢驗效果和氣體檢測(上)
1.1 磷化氫的主要理化性質
磷化氫分子式為PH3,也稱磷烷。
分子量低(34),擴散性好;
沸點低(-87.5℃),揮發性好;
氣體比重1.184,略重于空氣,易于向糧堆下層鉆透。
因此,磷化氫是一種性能良好的熏蒸劑。
在1個大氣壓30℃時,由1g/m3換算為百萬分濃度(mL/m3)的換算系數為730。
大約0.14 g/m3為100 mL/m3(ppm)
1.1 磷化氫的主要理化性質
氣味:
純凈的磷化氫是無色無味的劇毒氣體,但由金屬磷化物產生的磷化氫氣體往往帶有乙炔味或大蒜味的氣體(如少量的乙炔),使其暫時有一定的警戒作用。
一般1.5~3ppm時可嗅到特殊氣味。
1.1 磷化氫的主要理化性質
燃爆性:
在空氣中,磷化氫的自燃爆濃度下限為1.79%或26mg/L,濃度低于此值,不會發生自燃。
1.1 磷化氫的主要理化性質
腐蝕性:
磷化氫對一般金屬的腐蝕性較小,容易與銅或銅合金等金屬作用,導致金屬被腐蝕。
1.1 磷化氫的主要理化性質
與硝酸銀的顯色反應:
磷化氫能與硝酸銀作用,生成黑色磷化銀的顯色反應。
隨磷化氫濃度的升高顯色可從黃、褐、至黑色。
因此,可用醮有硝酸銀溶液的試紙檢測熏蒸環境或糧堆中有無磷化氫的存在。
1.2 磷化氫的殺蟲機理
磷化氫可抑制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
磷化氫可抑制過氧化氫酶的活性。
2.1 害蟲因素的影晌
不同蟲種對磷化氫的敏感性不同。
(見表2-1)
2.1 害蟲因素的影晌
不同蟲態和不同發育期對磷化氫的敏感性不同。
一般規律是:成蟲和幼蟲對磷化氫較為敏感,卵和蛹的耐藥性要強。
2.1 害蟲因素的影晌
害蟲抗藥性的發展增加了熏蒸的難度
抗性種群在實驗室毒力測定中通常稱為抗性品系;以往從沒有接觸過某一藥劑或表現較為敏感的種群,通常稱為對這種藥劑的敏感品系。
2.1 害蟲因素的影晌
害蟲抗藥性的發展增加了熏蒸的難度
對于磷化氫抗性種群的防治,如果繼續使用磷化氫熏蒸,其濃度和密閉時間與防治正常(敏感)種群不同,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2.2 磷化氫濃度和密閉時間的影響
濃度:濃度是指熏蒸空間內單位體積實際磷化氫氣體的數量(如:g/m3、mL/m3 等)。
劑量:是單位體積或重量糧食所用磷化鋁或氣體藥劑的量(如:g/m3等)。
總用藥量=總體積×劑量
取得好的熏蒸效果的關鍵是保持倉房內磷化氫有效濃度,而不是劑量越大越好。
2.2 磷化氫濃度和密閉時間的影響
濃度和時間與殺蟲效果的關系稱為Ct積法則:
C×t=K
即殺死某種害蟲需要達到一定的K值,K值越大殺蟲效果越好。
但磷化氫不完全符合這一法則。
磷化氫殺死某一害蟲符合:
Cn·t=K 的規律
這里C為有效濃度;n為毒力指數;K為常數。
即不同的濃度與時間組合只要達到一定的K值,就可殺死某種害蟲。
大量實驗證明n≤1。
如致死99%**螟休眠幼蟲:
C=0.04~0.35mg/L(30~250ppm)時,n=0.9;
C=0.35~2mg/L(250~1500ppm)時,n=0.4;
C>2mg/L(1500ppm)時,n=0;即死亡率只取決于時間。
研究證明:當把磷化氫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引起昆蟲麻醉反應,或稱"保護性昏迷"。
因此,磷化氫是以延長暴露時間為主導因素的熏蒸劑。
即:磷化氫熏蒸延長時間比提高濃度更為重要。
磷化氫熏蒸的基礎介紹及其主要特性、檢驗效果和氣體檢測(下)
2.3 環境因素的影響
2.3.1 糧堆氣體成分的影響
氧氣的影響
從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性的角度出發,將氧氣濃度控制在11%~8%的范圍較為合適。
二氧化碳的影響
二氧化碳可以刺激昆蟲呼吸,從而有助于磷化氫氣體進入蟲體,提高殺蟲效果。
2.3 環境因素的影響
2.3.2 溫度的影響
溫度影響害蟲的生理活動
一般來說,使用磷化氫防治儲糧害蟲溫度應在15℃以上;
溫度影響磷化氫氣體的揮發、擴散、吸附和鉆透;
溫度影響糧食對磷化氫的吸附;
溫度影響磷化氫在倉內的分布。
2.3 環境因素的影響
2.3.3 風的影響
風使得倉房迎風面的壓力增大,同時又使背風面的壓力降低。 在風壓的作用下,迎風面外界空氣進入倉內,稀釋并降低了倉內的磷化氫氣體濃度;在背風面,則熏蒸劑向外漏出,也使得此區的熏蒸劑濃度降低。